小小年紀被賣到戲園裡頭的小豆子(程蝶衣),因為長得眉清目秀,被師傅設定為旦角,一開始學戲,小豆子堅持把一齣「思凡」裡頭的唱詞「我本是女嬌娥,又不是男兒郎」唱成「我本是男兒郎,又不是女嬌娥」,任憑師傅打斷了藤條,卻死也不肯鬆口....
 
 
我始終都相信,在性別認同上,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,像是基因,你沒辦法去除它,也不是能夠其他靠外力馴化而來。所以我不接受同性戀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而來的。如果你認為性取向可以改造,那不就跟X加盟團體所主張的差不多?
我甚至打從心裡厭惡一種把直男「掰彎」的想法和作法,那就像幾十年前,把同志抓去做治療電擊一樣,希望透過後天的「學習」把同志導成異性戀一樣,都是荒唐可笑的。
當年我看陳凱歌的「霸王別姬」電影裡面,劇情所傳達的意識形態是,小豆子他是可憐的孤兒,他是被師傅毒打硬逼成同性戀的描述,十分不以為然(儘管這部電影還是張國榮的出櫃之作)。小豆子從少年百般的不情願扮作女兒身,到長大後,他成為依戀大師兄的小少女情懷,這中間的交代,讓我迷糊與不解。最好是你旦角的戲唱多了,就會讓你變成同志,這實在太不合邏輯啦。
 
 
 
 
「丹麥女孩」的狀況也一樣,電影一開始,艾納是個懦弱而謹慎的小男人,像每一個丈夫一樣,他細心的照顧自己的妻子,儘管妻子的藝術造詣不見得很高。我的理解是,電影在男主角心情轉折上,並沒有放進太多的著墨和敘述。所以,觀眾會以為,就是那件奇妙而神奇的白色蓬蓬裙打開了艾納的身體開關,讓他突然間想要變成女人。劇情之後突然急轉直下,然後就是艾納的一連串一意孤行,展開一段尋找自我身心相符的旅程。
 
尊重任何一個生命的自我選擇,其實是公民社會中一種文明的訓練,而不是一種看熱鬧的憐憫與偽善。
 
我們之所以選擇尊重,是因為儘管我跟你不盡相同,但我理解你在那樣的狀態下,承受許多煎熬痛苦和被殘忍的對待。
於是我們同理這樣的過程。當看到這樣的景象及其所帶來的悲劇,我們衷心希望不要有人再因此而受苦。
 
但是,馴化或學習後改變自己的性別認同?我可是百般的不能接受。
 
我只能解釋說,這些影視作品其實是為了「市場票房」考量,必須把主角天生性別認同的過程忽略,從而使用「馴化學習」的方式「解釋」或「不驚嚇到」一般普羅大眾。不然程蝶衣就不那麼悲劇了,艾納也不會讓人感到任性了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呆呆歐吉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